qq网名个性日记 心情(古代诗人九九重阳节的诗词爱国散文诗)

2024-03-07 23:30:46

菱塘美事优美散文

精美插图欣赏


老家小村房前屋后塘连塘沟连沟,整整夏秋两季,塘塘沟沟长满菱角。阳光泻进菱塘,绿油油的塘面像涂了一层金粉,烁烁生光。
都是村里人种养的四角菱,菱角的颜色有红有绿。其实无论红菱绿菱,论口味完全一样。但是小孩最爱红菱角,胖嘟嘟的捧在手心像只小元宝,舍不得马上吃掉。我妈可算是养菱老手,她头年就在采菱时选种。经她选中留下的,都是脐部发乌的老红菱。她把菱种放在一只小缸里泡着,待次年三、四月撒进水塘,不久就菱盘满塘了。
菱角是大人小孩都喜爱的食品,老嫩不论。嫩菱角既水溜又甜润,进嘴就像凤梨,齿颊生香;老菱角肉质坚厚,既粉又脆,入口如嚼板栗,清心可口。因为我家菱塘水清土肥,菱角长得大,又鲜红好看,村里大人小孩都喜欢吃我家的菱角。外公在镇上做生意,他也是专吃我妈叫我送去的红菱角。
夏夜,村里人吃过饭洗过澡,就一个个手执蒲扇摇晃着出来乘凉。当从我家门前经过时,就可能恰遇我家把刚刚煮熟的菱角用筲箕装着拎到门口。这时候,没有谁讲客气,坐下即剥即吃,不用请,边吃边唠家常,场面一派温馨。家乡就是这规矩,菱角多嘛。
离家以后第一次领妻子女儿回村探亲,菱塘美事便牢牢印刻在她们的心扉,总在闲谈时提及。
那次探亲,同家人见过面以后,便急急领着妻女到周围看看。当走到一个池塘边,突然从塘埂下冒上来一个人头。定睛一看,不是刚才来家看过我们的那个小堂弟吗?他下塘干什么?还没细看,他咧着个大嘴,双手捧了一捧菱角递过来。
我知道,这是乡村小孩表示友爱和欢迎的礼物。是他下塘亲手采的,饱含着亲情的一捧菱角!
从未吃过菱角的女儿,试着一吃,便喜欢上了它。这样,同姓的,异姓的兄弟、侄子,便陆续一人一捧菱角源源不断地送了过来。父亲头一次见孙女,又见她喜欢菱角,便赶忙剁竹子劈篾子。他是个能工巧匠,一会儿功夫就做成了一只小竹篮,给孙女装上菱角,乐得她提着满村乱跑。
菱盘不像藕叶那样张扬。它小而琐碎,菱形的、边缘成锯齿状的叶片呈放射形排列成盘状,一盘盘紧挨着漂在水面,像一张张落在水上的绿伞,随波漂忽着,虽然并不怎么出挑,却很耐人观赏。我离家多年,竟像初次见识它一样,同妻子女儿在塘边欣赏了又欣赏。
采菱更是美事。家乡小孩和女人都擅长这一活计。水浅处,他们赤脚捋袖,裤管挽到膝盖,稍一弯腰,将菱盘轻轻拎起,鲜嫩的菱角就害羞一样藏在菱叶下面。送给女儿的菱角就是那些小叔叔、大哥哥们赤脚在塘边采摘的。如果要采更多的菱角,就要坐着木盆划到塘中央去采。那场景对我来说是再熟悉不过了。我领着妻子女儿去看,一只菱盆从垂柳依依的绿阴下漂了出来。那盆在水中前低后高,坐在菱盆一端的村姑把手伸到盆边划水,缓缓前进,将菱叶划开,露出了一条水路。她一边划水,一边随着木盆的漂游,不停地拨翻菱盘,不一会儿一只只水灵的菱角,就在村姑的脚前堆积起来。
村姑双手不停地采摘菱角,像杂技师在悄悄练功,马尾巴秀发在风中扬成了芦花,让人感到菱塘真美;首次唱红了邓丽君的民歌《采红菱》,就像在菱塘上空飘荡。立在菱塘边,心里像水洗过一样清亮,仿佛走进了诗经的年代。《诗经》说:“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我心里说:“采菱采菱,菱塘美事。”

文章插图

TAGS: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搜索
排行榜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