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七雄地图(战国七雄地图分布)

2022-11-06 14:17:46

战国七雄分布地图是怎样的

战国七雄,战国时期七个最强大的诸侯国的统称,经过春秋时期旷日持久的争霸战争,周王朝境内的诸侯国数量大大减少,周王室名义上为 天下 共主,实际已形同灭亡,诸侯国互相攻伐,战争不断。下面就让我为你介绍战国七雄的分布图吧。

战国七雄分布地图

在经历春秋时期之后,很多一系列小国家经过实力的筛选,各个诸侯相互厮杀 ,在弱肉强食的混战中,使得数量众多的诸侯国一直减少到了个位数。到了战国时期,只剩下了7个诸侯国,他们并称为战国七雄,分别是齐国,楚国,赵国,韩国,魏国,燕国和秦国。

齐国是在山东建立的诸侯国家,它的地域面积是在如今山东省的偏北部以及包括河北省的西南部分。齐国的东边是靠近大海的,所以盛产盐巴,在它的西南部适合鲁国和一些小国相连接,北部是和燕国相接壤,西部和赵国相接壤。

楚国的边界最南端是在湘潭和衡阳,包括了湖南的全部地区,加上安徽大部分地区,以及江西地区的北部。楚国的都城是在现今的荆州地区。

赵国的都城是在河北的邯郸地区,它的区域面积包括了河北地区的中南部和山西的东北部,以及河南地区的北部。

韩国当时的区域是山西省里的东南部分以及河南省里的中间部分。总体来说是西边和秦国接壤,南边和楚国相接壤,东南部是和郑国有所交界。都城是现今的新郑。

魏国是如今的山西省的南部地区,河南省的北部地区,以及加上河北省的部分地区,就是魏国的全境。

燕国是如今河北省的北部地区以及山西省的东北方向的一部分地域。

最后是秦国,秦国是如今陕西省的西部地区。

总而言之,七个国家相互都是有所相邻接壤,相互制约,又要相互防止邻国侵犯。

战国七雄灭亡顺序是什么

战国七雄并不是全部一起灭亡的,而是由秦国兼并统一了其他的六个国家,然后秦国最终建立了秦朝,但是好景不长,秦朝在统一了中国后,经过了15年就灭亡了。秦统一六国之后,经过了一段时间的统治,在公元前206年的时候灭亡了。

战国七雄秦灭六国

在公元前230年的时候,秦国派遣了内史腾去率领大军,攻其不备,突然南下,然后快速地渡过了黄河,一下子攻破了韩国,韩国首都郑被占领,从此韩国彻底灭亡了。

在公元前229年的时候,赵国遭受了严重的旱灾,于是秦国乘机出动,秦国采用兵分两路的策略,从南方和北方两个方向去合击赵国的都城——邯郸。最终在公元前228年,秦国大破了赵军,攻占都城,俘虏了赵国的君王,于是赵国彻底灭亡。在公元前225年的时候,秦国军队进行突然袭击,包围了魏国的都城大梁,魏军凭借大梁的 地理 位置进行了死守,秦国军队进行强攻但是没有丝毫的作用,于是他们把黄河水倒灌到都城内。经过了整整3个月,大梁不敌大水浸漫,最终魏王投降了,魏国也从此灭亡。在公元前225年的时候,秦军攻打楚国,并且俘虏了楚王,最后楚国灭亡。在公元前226年的时候,秦国派遣大将王翦率兵去攻打燕国,大战之中攻陷蓟。最后在公元前222年的时候,大将俘虏了燕王,最终导致燕国灭亡。在公元前221年的时候,秦军突然从北面往齐国进行进攻,攻其不备,齐国军队措手不及,最后导致齐王的投降,于是齐国灭亡了。统一六国之后,秦经过一段时间的统治,在公元前206年的时候也灭亡了。

战国七雄地理位置介绍

在著名的战国时期,很多的诸侯国在经过一系列大大小小战役以及实力竞争,在大筛选后只剩下了七个诸侯国,他们的实力是在众多诸侯国里面的前七位。

战国时期经历了从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然后在中原这片土地上的战国七雄分别是燕国、齐国、楚国、秦国、赵国、魏国和韩国。齐国的地理位置是在山东省的北部,它的都城是临淄,经济水平是当时最高的。它的势力范围是从河北省的中部然后到泰山,然后西边是经过河南省的东部。

楚国的地域面积是七国之中最大的诸侯国,它涉及了湖北省和湖南省的大部分,以及云南省,贵州省和江西省的一小部分,分布范围很广泛。楚国发现最好的时期还包括了在长江中下游一些区域和河南省陕西市的一小部分。

燕国实力是相对来说比较弱小,大体区域是处在河北省的北部区域和在辽宁省的南部方位,它的都城是称作蓟,也就是北京古时候的称呼。所以燕国范围也包含了津京地区。

韩国地理位置是在河南省的西部和中部区域,同时还包括了山西省的东南部。

赵国地理位置是在河北省的南部和北部地域,另外再加上山西省的部分地区,赵国的都城是邯郸。

魏国地理位置是现今的山西省南部地域,河南省的北部和中部偏东地区。魏国的都城就是如今的开封,在当时都城被叫做大梁。

秦国在当时的 军事 实力是最为强劲的,后来秦始皇完全统一了中国,建立了秦王朝,秦国地理位置主要在关中地区,也就是今天我们的陕西省和甘肃省一带,它的都城是在咸阳。

战国七雄的七国介绍

经历了春秋时期一系列的大筛选,各个诸侯相互厮杀 ,所以在弱肉强食的混战中,使得数量众多的诸侯国减少到了个位数。到了战国时期,只剩下了7个诸侯国,他们并称为战国七雄,分别是齐国,楚国,赵国,韩国,魏国,燕国和秦国。

齐国有一个特产就是盐,所以齐国比较富裕,同时也是一个 文化 中心,人才济济。但是相比经济实力,齐国的军事实力就差很多,士兵总体不够剽悍。

楚国本身 自然 条件优越,土地肥沃,粮食充足,不用为温饱担心。所以楚国的子民都是比较争勇好斗,士兵总体来说比较凶悍,在和其他国家的交战中一般可以取得胜利。

赵国是华夏族,是在北方建立的诸侯国。

魏国为了增强国力,采用李悝和吴起两位重臣的变法,在魏国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农业上进行兴修 水利工程 ,而且唯才是用,对于在农业上和战绩上有所贡献的人进行奖励。

韩国是七国里面的弱国,只有在韩昭侯在位执政时期,国家兵力比起以前,有所增强,当时一段时间也没有侵略者。

秦国是七国里面实力排序最后的一个国家,是因为当时嬴政的祖先只是因为养马养得好,所以得到了封赏,可是他的地位仅仅是一个大夫。后来因为祖先保护周平王获得了很大的功劳和奖赏,所以才被封为了诸侯。当时初期的秦国地理坏境比较偏僻,实力不高,相对来说比较落后。但是秦国后期的发展却十分惊人,实力大大上升。

战国七雄地图古今对照情况

战国七雄在 历史 上战国时期,在经过一系列大大小小战役,弱肉强食的实力竞争,大筛选后剩下的七个诸侯国,他们的实力是在很多诸侯国里面最强的七个。在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期间,也就是战国时期,这七个诸侯国分别是燕国、齐国、楚国、秦国、赵国、魏国和韩国,也就是战国七雄。

齐国对于今天的位置,是在山东省的北部,都城是临淄,经济的实力是当时最强的。它的势力范围最北端是到河北省的中部,南边一直到了泰山,西边是到河南省的东部地区。

楚国是当时地域面积最大的诸侯国,它包括了现在的湖北省和湖南省大部分,以及云南省,贵州省,江西省的一部分,它的分布最为广泛。楚国最鼎盛的时期还包括在长江中下游区域和河南省陕西市的一部分地区。

燕国的实力是在当时比较弱小的,大体是处于河北省的北部地区和一部分的辽宁省的南部地区,它的都城叫做蓟,也就是现在北京的古时候的称呼。所以它也涉及了津京地区。

韩国在河南省的西部地区自己中部的一些区域,再加上山西省的东南部。

赵国当时是在河北省的南部和北部地区,另外还要加上山西省的部分地区,都城是邯郸。

魏国是如今的山西省南部地区,河南省的北部区域和中部偏东地区。魏国的都城也就是在如今的开封,当时是叫做大梁。

秦国当然的军事实力是最为强劲的,后来秦国统一中国,建立了秦王朝,它的主要区域面积是在关中地区,也就是现今的陕西省和甘肃省一带,它的都城是在咸阳。

战国七雄兵力情况介绍

战国七雄其实是战国的时候最后剩下来的七个诸侯国的总称。在春秋时期经过无数次的大大小小的战争之后,使诸侯国数量慢慢减少,一直到最后,只剩下七个实力最强的诸侯国,也就是齐国、楚国、燕国、韩国、赵国、魏国、秦国,也就是后来被称为“战国七雄”。

春秋末年的时候,经过了各个诸侯国之间的斗争和兼并,筛选下来的大的诸侯国主要是在西方的秦国,和中原地区北部的晋国,还有在东方的齐国、燕国,处于南方地区的楚国、吴国、越国。在刚开始的时候秦国和燕国的实力相对来说是比较弱的。

七国之中比较强大国家是的是晋国、齐国、楚国、和越国这四个国家。但是战国初期的时候,齐国的实力是暂时弱于其他的三晋。楚国虽然向东方进行了扩展,但是它北上和三晋去争夺小国郑国却遭受到了失败。至于越国,它灭了吴国之后曾经兴盛一段时间,但是进入战国时期后,因为国家内部长时间的发生内乱,最后导致实力逐渐衰退。

因为战国时期到现在时间跨度相对较大,而且年代来说也比较遥远,所以要统计兵力数据是比较困难的。所以以下这些是根据历史史书以及一些历史实物资料得出的结论:战国七雄当然的兵力情况,首先是秦国,它的兵力大学是100万不到一点。楚国的兵力大约是超过100万人。魏国兵力估摸只有30到40万人。韩国的兵力也只有30万人左右。赵国略多,大约有50到60万人左右。齐国兵力差不多是60到70万人。最后的燕国兵力估计有40到50万人。

猜你感 兴趣 :

1. 战国七雄的版图

2. 顺口溜法巧记战国七雄地理位置

3. 战国历史地图

4. 战国七雄历史

5. 战国七雄是怎么形成

6. 战国七雄哪个厉害

战国七雄是哪几个国家:战国七雄地图古今对照

战国七雄,是指战国时期七个最强大的诸侯国的统称,七国分别是:齐国、楚国、燕国、韩国、赵国、魏国、秦国。

而如今的战国七雄的位置,是我国第二、第三阶梯的中东部地区的主要省份,如河北省、河南省、湖北省、江苏省等。

1、齐

春秋时期,齐桓公首霸中原。春秋末年,齐公族衰落,卿大夫相互兼并。

田齐立国时,已经进入战国中期。太公和是第一代齐侯。太公和之孙桓公午在国都临淄的稷下置学宫,“设大夫之号”,招聚天下贤士。前386年周安王承认田和为齐侯。到威王、宣王时,稷下人才济济,成为东方学术文化的中心。

齐威王任用邹忌为相,改革政治,齐国遂强大。公元前353年,齐大败魏军于桂陵。公元前341年,齐又大败魏军于马陵。公元前334年,齐威王与魏惠王“会徐州相王”,正式称王。威王晚年,相邦邹忌与将军田忌争政。公元前322年,田忌攻临淄,求邹忌,不胜,逃亡楚国。

齐宣王时燕国发生“子之之乱”。公元前314年,在孟轲劝说下,宣王命匡章率“五都之兵”、“北地之众”伐燕,五旬克之,一度占领燕国。齐成为战国七雄之一。

齐国所在位置如今为山东地区,齐国国都是临淄(今山东淄博市临淄区),齐胡公时曾迁都至薄姑(临淄西北五十里),田氏代齐之后,仍以临淄为都城。

2、楚

先秦芈姓周朝诸侯国,战国七雄之一。

楚国在周文、武之世开始崛起,奄有江汉,史称“大启群蛮”。前704年,熊通僭越称王,是为楚武王。楚成王时,楚国在令尹子文的治理下更显强盛。楚庄王时,任用虞邱子、孙叔敖等贤臣,问鼎中原、邲之战大败晋国而称霸,开创春秋时期楚国最鼎盛的时代。

进入战国,楚悼王任用吴起变法,一时间兵强马壮,初露称雄之势。

楚国所在位置疆土西起大巴山、巫山、武陵山,东至大海,南起南岭,北至今河南中部、安徽和江苏北部、陕西东南部、山东西南部,幅员广阔。

3、燕

燕国是中国历史上从西周到春秋战国时期在中国北方的一个诸侯国。战国时为七雄之一,前222年被秦国灭亡。

燕国建国以后与中原各地来往甚少,文化较中原落后,在春秋初年的外族入侵中更是险些亡国,凭借齐国“尊王攘夷”的军事帮助才得以保全,并进而在日后有了发展。

前323年,公孙衍发起韩、魏、赵、燕、中山“五国相王”。前314年,燕王哙禅让于相邦子之,太子平不服,作乱,失败被杀。昭王“吊死问孤,与百姓同甘苦”,又以乐毅为亚卿主持国政,经过二十八年励精图治,原本弱小的燕国成为一时之强。

前284年,昭王拜乐毅为上将军,率倾国之兵联合赵、楚、韩、魏五国伐齐,连下齐国70余城,杀死齐闵王。

燕太子丹年轻时在秦国作人质。逃回燕国后太子丹并没有致力振兴燕国,而是寻找到一位叫荆轲的刺客。前230年,秦国灭了韩国。前228年,秦国占领了赵国都城邯郸,逼近燕国。

前227年,太子丹送荆轲和他的13岁的助手秦舞阳到易水之畔(现河北易县)。荆轲唱道:“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之后荆轲刺杀秦王赵政 未遂。这一事件给了秦国一个进攻燕国的借口。

前226年,大将王翦率秦军占领了燕国的大半。燕王退守辽东,杀太子丹以求和。前222年燕灭于秦。

燕国所在位置为北京、冀北、辽西一带,曾建都蓟(今北京市)。

4、韩

韩国(公元前403-公元前230)周朝的诸侯国之一,是战国七雄之一,与魏国、赵国合称三晋,国君为姬姓韩氏,是晋国大夫韩武子(晋武公叔父)的后代。

公元前453年,晋国的韩、赵、魏三家大夫灭智伯荀瑶,瓜分晋地,是为晋阳之战。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大夫得到周威烈王的承认,正式位列于诸侯,韩国建立,建都于阳翟(今河南禹县)。

公元前375年,韩哀侯灭郑国,迁都新郑(今河南郑州)。前325年魏惠王与韩宣惠王(韩威侯)在巫沙会面,并尊为王。

前230年韩国被秦国所灭,所在地设置颍川郡。

韩国国势最强是韩昭侯在位时。他用法家的申不害为相,内政修明,韩国成小康之治。由于地处中原,韩国被魏国、齐国、楚国和秦国包围, 所以完全没有发展的空间,国土也是七国之中最小的一个。

韩国国土主要包括今山西南部及河南北部,初都阳翟(今河南省许昌市禹州),灭郑国后迁新郑(今河南新郑)。

5、赵

赵国先祖造父为周穆王御戎,非常得宠。后平定徐国之乱中,造父军功显赫,乃受封于赵城,立赵氏。赵氏大宗的宗主后位列周王卿士。

周幽王时,叔带因见周室腐败,离开镐京,来到晋国。以下七代而至赵衰,辅佐晋文公成就霸业,赵氏因之位居世卿。至前403年,周威烈王封三晋为诸侯,赵氏正式建国。

三晋分家之初,三家秉承晋阳之战之团结。韩赵魏三晋经常结成三晋同盟,一起行动,共同进退。时三晋在魏文侯的领导下,形成一股极强的军政势力,破齐、伐秦、败楚、瓜分中原,天下不敌。

由于魏韩两个的主战场在南方,赵国获利不均。欲南侵,又遭到魏国排挤,魏赵矛盾升级。前375年,赵成侯继位,公子朝作乱。魏武侯公开支持,并帮助公子朝攻打邯郸,魏、赵彻底决裂,宣布着三晋蜜月期的结束。时魏国正盛,齐、秦、楚悄然崛起。

前354年,魏惠王派上将军庞涓攻打赵国,兵围赵国都城邯郸。赵求救于齐、楚。齐威王遣田忌出兵。田忌以孙膑谋,围魏救赵。

经过各大国与魏国长期的周旋,魏国霸业渐衰,赵国逐步崛起。魏国比邻秦国,屡次为秦国所攻,魏国不得不采取合纵抗秦措施,与中原诸侯重修盟好。

前325年,魏惠王发起魏、赵、韩、燕、中山的五国相王。年轻的赵武灵王也兴致勃勃的始称赵王。时赵孱弱,屡见欺。武灵王曰“无其实,敢处其名耶?”去王号,并终生不再称王。

后赵武灵王奋发图强,巧妙的从中原诸侯的混战中摆脱出来,领导国人,衣胡服、习骑射,史称“胡服骑射”。

赵国实力因此大大增强。史载“时赵之强,甲于三晋”。前299年赵君退位,立王子何为君,是为赵惠文王,自号主父。前296年,赵主父翦灭中山国,独吞其地。又北略胡地,拓土千里。

赵主父死后,赵惠文王继其父之烈,渐与秦成争霸之势,成为秦国统一天下的最终对手。前262年,秦王龁、赵廉颇对峙于长平,双方形成惨烈的拉锯战。至前260年,赵孝成王以赵括替廉颇,秦昭王以白起换王龁。不久白起围赵军长达40余日,赵军全军覆没。赵国国力大衰。

赵国全境东北与东胡和燕国接界,东与中山及齐国接界,南与卫、魏、韩三国交错接界,北与楼烦、林胡接界,西与韩、魏两国交错接界。国都在晋阳(今太原),前425年迁中牟(今鹤壁),前386年赵敬侯迁到邯郸(今邯郸市邯山区),前372年立邢为信都(邢台市桥东区),为赵之别都。

6、魏

魏国(公元前403年—公元前225),周朝诸侯国之一,也是战国七雄之一。姬姓,魏氏。公元前403年魏文侯被周威烈王册封为侯、公元前344年称王、至公元前225年为秦国所灭,共179年。

当时它西邻秦国,东隔淮水、颍水与齐国和宋国相邻,西南与韩国交错接界、南面有鸿沟与楚国接壤,北面则有赵国。魏国始都安邑(今山西夏县),公元前364年,魏惠王从安邑迁都大梁(今河南开封),此后魏国称为梁国  。

公元公元前453年赵襄子、魏桓子和韩康子三家分晋,公元前403年,魏与赵、韩一起被名义尚存的周天子正式封为诸侯。由于魏国地处中央四战之地,忧患的环境和勃勃雄心使魏文侯成为战国最早推行变法图强的君主。

他用翟璜为相,改革弊政;用乐羊为将,攻掠中山国;以李悝变法,教授法经,依法治国,魏国呈现出蒸蒸日上的旺盛生机。

魏国先祖为毕公高,后毕国亡,公族称毕氏,流散各地。有一人曰毕万,侍奉晋献公为车右,因军功封于魏城,立魏氏。晋悼公时提拔魏绛为卿士,魏氏大宗始入晋国六卿行列。

魏氏发家较晚,较之其余五卿稍弱。前453年,魏桓子魏驹伙同赵、韩灭智伯,剖分晋国。前403年,周威烈王封魏斯为诸侯,史称魏文侯。

初都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至魏惠王时迁都大梁(今河南开封),故又称梁国。公元前225年,秦将王贲攻魏,决河沟灌大梁城,虏魏王假,灭魏。

魏文侯时期,魏国独占中原。军事上,以吴起、乐羊为将,灭中山(魏文侯死后复国),联韩赵,败嬴秦,弱芈楚,攻姜齐,中原地区魏氏独大。

魏文侯死后,魏武侯立,继续着魏国的强盛。时魏东伐西讨,南征北战。但魏、赵关系逐步紧张,三晋后院失火。魏武侯、及其子魏惠王皆没有明确的战略目标,却一味穷兵黩武。

领土包括现在山西南部、河南中北部、陕西西部、河北南部。

7、秦

秦国先祖造父为周穆王御戎,非常得宠。后平定徐国之乱中,造父军功显赫,乃受封于赵城,立赵氏。其后非子受封于犬丘,建立秦国。几代人的惨淡经营,后因勤王有功,始为诸侯,称秦襄公。秦国之贫瘠,中原诸侯皆卑之。

至秦穆公图强,国势稍盛,称霸西戎。而后,秦国又长期陷入低迷,屡为晋国所败。后三家分晋,三晋联合攻打秦国,秦国更衰。

战国时期,魏用吴起为将,屡败秦军,攻入关中腹地。秦孝公即位后,下求贤令,卫鞅入秦,见用于孝公,孝公委之以国政实施变法,史称“商鞅变法”。

从此秦国开始不断强大。前325年秦惠文王称王。前316年秦灭蜀,从此秦正式成为一个大国。前246年秦王嬴政即位,前238年掌权,开始了他对六国的征服。从前230年秦灭韩国起,到前221年秦灭齐国,统一中国。

秦国的国土一直大致稳定在今陕西关中地区。这一区域位于当时华夏文明区的最西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战国七雄

战国七雄对应现在的位置都在哪?

战国时期的七雄地图分布是由秦国、齐国、楚国、燕国、韩国、魏国和赵国组成,秦军秦国在现在的陕西省一带,燕国在现在的辽宁省和河北省之间,齐国为山东省一带,魏国在现在的河南省一带,赵国在现在的河北河南省之间韩国夹在秦国、魏国和赵国之间,现在的山东和河南之间,楚在湖北和湖南等江南地区。

这个历史知识初中课本上以很明了。

“春秋五霸,战国七雄"人皆知之。

从古地图上看,“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分部领域和当代地图不同。和当今地图相比,各国领地各有互相交错所占。

齐国:在今山东。占有今河北西南,山西东南部分领地。都城今山东淄博。

楚国:在今湖北。占有今河南,安徽,湖南等部分地方。都城今湖北。

秦国:在今陕西。占有甘肃和四川的部分领地。都城在今陕西咸阳。

燕国:在今河北。占有东北三省的部分领地。都城在今北京。所以北京又叫燕京。

赵国:在今河北。占有今山西,内蒙的部分领地。都城在今河北邯郸市。

魏国:在今河南,占有今山西大部分领地。都城在今河南开封。

韩国:在今河南。占有山西大部领地。都城在今河南新郑。

这就是占国七雄各自的领地,欢迎互相讨论。

秦国

首先,就秦国来说,在战国时期,因为兼并战争的频繁,各个国家的领土是经常出现变化的。而秦国在战国初期,主要占据着今天的甘肃省、陕西省等地区,后期在白起、司马错等人的征伐下,将今天的四川省、重庆市乃至山西、河南等部分地区也纳入到秦国的版图中。当然,秦始皇统一中国时的疆域,就不列举了。

魏国

在三晋分家后,魏国得到了最肥沃的土地,占据着今天的山西、河南、河北等部分地区,居于战国时期的四战之地。

韩国

对于魏赵韩三家来说,韩国的国力是最为弱小的,在灭掉郑国之后,韩国的主要统治区域集中在今天的河南一带。

赵国

同样来自于晋国的赵国,其一开始的统治区域主要是今天的河北、山西地区。在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后,赵国消灭了中山国,并积极向外扩张。由此,赵国的统治区域还达到了今天的内蒙古、陕西等地区。

楚国

在战国历史上,楚国的国土面积一度是最大的,几乎占到了当时天下的半壁江山。在楚国相继吞并鲁国和越国后,其除了湖北、湖北、贵州、江西、安徽、江苏、浙江等南方身份,还将统治区域延伸到山东等中原地区。

齐国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山东被称为齐鲁大地,其中,山东的大部分地区都是齐国占领的。当然,除了山东地区,齐国的势力还延展到河南、河北等周边地区。

燕国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北京也被称为燕京,这个称呼和春秋战国时的燕国存在密切关系。除了北京、天津、河北等部分地区,燕国还积极向今天的辽宁地区扩张。

战国七雄地图

战国七雄,战国时期七个最强大的诸侯国的统称,经过春秋时期旷日持久的争霸战争,周王朝境内的诸侯国数量大大减少,周王室名义上为天下共主,实际上已形同灭亡,诸侯国互相攻伐,战争不断。

三家分晋后,赵国、魏国、韩国跻身强国之列,又有田氏代齐,战国七雄的格局正式形成,七国分别是:秦国、楚国、齐国、燕国、赵国、魏国、韩国。

扩展资料

战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是中国历史上继春秋时期之后的大变革时期。

经过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的旷日持久的争霸战争,周朝境内的诸侯国数量大大减少,公元前453年,韩、赵、魏推翻智氏,三家分晋,奠定了战国七雄的格局。公元前221年,秦国灭齐国,统一六国,标志着战国时代的结束。

战国是中国的农业、纺织业、思想、科技、军事和政治发展的黄金时期。与此同时,图强求存的各诸侯国展开了许多举世闻名的变法和改革,

如吴起商鞅的变法图强,而在兼并战争过程中,如张仪、苏秦的纵横捭阖,廉颇、李牧的战场争锋,春申君、孟尝君、信陵君、平原君的政治斡旋……诸如此类,不胜枚举,涌现出了大量为后世传诵的成语和典故。在统一中国的过程中,正经历着封建社会取代奴隶社会的划时代的变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战国七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战国

战国七雄地图(战国七雄地图分布) 第1张

TAGS: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搜索
排行榜
标签列表